大富翁游戏为何破产就出局?经济学背景才是答案
它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图版游戏,每年给孩之宝公司带来4亿美元的收入,已销售到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翻译成47种文字,总销售次数达到2.75亿次。
一张图纸,一颗骰子和一摞摞面额不等的“钱币”,就能让三五玩家扮演不同角色,暂时忘却现实世界,搭建另一个图版人生。会成为富豪走上人生巅峰还是以破产抱憾离场?也许只能暂时交给运气。
相信你早已猜到了,它就是风靡了近一个世纪的游戏《大富翁》。但你一定猜不到的是这个游戏背后竞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
下面就请跟随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时代背景
实际上,这款看似轻松的游戏在设计之初,旨在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如资本家疯狂敛财、小商户斗不过大企业,城市化、公司化和垄断化进程的加速所积累的大量社会矛盾等。要理解这一切,还得从19世纪一位叫做亨利·乔治(Henry George)的美国政治经济学家说起。
亨利·乔治1839年出生在费城一个贫苦的人家,青年时代的他从事过各种苦力工作,在去往印度大陆的船上当过水手,在美国西部淘过金,还在旧金山干过印刷工。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正是美国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的阶段。此时的美国,刚刚经历了南北战争的洗礼,自由经济体系初步建设完成,确立了自由市场制度,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财富也开始成倍的增长。短短25年里,美国就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城市化、公司化和垄断化,也在美国的土地上不断推进着。但与此同时,发达的自由经济,导致美国社会出现空前的贫富分化:一边是疯狂敛财的资本家,另一边是只能出卖廉价劳动力而勉强过活的底层民众。
同样出身低微的乔治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他深深同情穷苦人民的悲惨境遇,他认识到这种巨大的不平等是资本的垄断以及土地私有制度所造成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拥有土地、矿产、固定实业的资本家将变得更加富裕,并且财富增长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那些除了付出劳动一无所有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贫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是因为随着土地的不断增值,穷人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钱才能购买土地,而越来越多的人口,将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穷人的工资被不断稀释。
1877年美国大萧条期间,赋闲在家的乔治开始撰写自己的第一本理论著作:《进步与贫困》(Progress and Poverty)。在这本政治经济学经典作品中,乔治阐述了这样的观点:美国政府的土地私有化政策是相当不公平的,它导致土地被极少数人垄断,并驱使着财富向这群人的手中集中,他们拥有着土地资产,并将土地升值部分的资产全部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乔治倡导:人创造多少价值就拿多少钱,但是从土地这种公共自然资源中获得的经济价值应该属于全社会,倡导美国政府根据土地的价值收税,这部分税又可以用来增加公共福利。
《大富翁》的诞生
出生于1866年的伊丽莎白·玛姬很早就接触到了亨利·乔治的思想,并深以为然。为了验证乔治的理论,玛姬决定设计一款游戏。在这款游戏上,以规则的形状分布开不同的地块,并在上面设置了一些公共设施和铁路。鉴于马里兰州当时的高犯罪率,她又加上了一个监狱作为惩罚手段。玛姬将这款游戏命名为“地主游戏(the Landlord’s Game)”并设计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规则。第一个规则叫做“垄断(Monopolist)”,这个规则中,玩家必须通过不断购买房地产,收取相应的过路费来积累财富,获胜的方式是让其他玩家破产。而另一个规则,叫做“繁荣(Prosperity)”。在繁荣规则下,土地并不只是属于玩家个体,而是由所有玩家共享。因此,只要有一名玩家通过发展土地赚到了钱,那么所有其他玩家都可以分享到奖励。当场上资金最少的玩家也已经赚到初始资产的两倍时,所有人都一起赢得了这场游戏。具有合作性质的繁荣规则,正是还原了亨利·乔治的思想,杜绝土地私有化,并将开发土地资源赚到的红利,回馈给整个社会,而不是中饱个别资本家的私囊。
1909年时,玛姬找到了当时著名的桌游生产厂商,帕克兄弟公司(Parker Brothers),试图更大规模地推广自己的游戏,但却被帕克兄弟以游戏规则过于复杂拒绝(另一种说法是帕克兄弟觉得这款游戏政治性太强)。即便如此,“大地主游戏”还是在民众间广受欢迎,风靡了很长时间,各种变体版本也开始出现。
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因为经济大萧条而失业在家的家用热水器推销员查尔斯·达洛(Charles Darrow),在朋友家偶然玩到了一次改良版的“地主游戏”后,他萌发了一个想法:把这款游戏经过重新包装和改良,改头换面卖给帕克兄弟公司。好运终于降临,帕克兄弟接受了这款游戏并将其命名为“垄断(Monopoly)”,也就是如今我们熟知的“大富翁”的雏形。从此这个游戏一炮而红,第一年卖出了27.8万份,第二年卖出了175万多份。查尔斯最终凭借《大富翁》让自己的人生成功翻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富翁。
玛姬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愤怒,因为这款游戏不仅完全抄袭她的创意,还把规则之一的“繁荣”摒弃,只留下“垄断”,这相当于否定了亨利的思想,背离了她最想向公众传达的初衷。
后记
如今,《大富翁》已走过近百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互动性和趣味性也增加不少,除了最初的基本元素之外还加入了投资公司、黄金、股票、期货等元素;还有不少版本设计成电脑游戏,玩法更为便利。但游戏原本蕴含的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批判与反思却在消遣娱乐中被逐渐稀释,我们或许应当将其重新拾起,让思考继续......
游戏是理想化的人生,人生是现实版的游戏。借电脑版《大富翁》中钱夫人的吉言“今夜做梦都会笑”,祝各位看官在人生的版图上也能平步青云、财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