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保险机构 坐专车出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赔吗

发布时间:2016-08-10 14:11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打车平台引入保险机构,那么坐专车出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赔吗,接下来好律助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我们今天上班坐好一点,坐XX公司的专车吧。”各种打车软件在移动互联日益成熟之际,也在颠覆各个传统行业。不过当乘客们坐上专车享受更好的服务时,也应该了解一下各种保障事宜。毕竟新生事物除了带来的新型模式,还有在风险监管领域并未意料到的各种风险,例如乘坐专车出了车祸,引发赔偿问题时,该谁掏腰包?私家汽车用作专车运营,万一产生了磕磕碰碰,在理赔时保险公司还认不认账?


专车平台引入保险机构

新生事物总有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为乘客提供保障服务也是其努力取得合法身份的一项举措。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主要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或与保险公司合作成立赔偿付款基金,或为客户提供免费出险产品。具体都有哪些举措呢?

模式一:成立赔偿付款基金型。首先是“快的打车”旗下的一号专车推出亿元乘客先行赔偿付款基金。据了解,一号专车在年前宣布成立一亿元的乘客“先行赔偿付款”基金,这一基金将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合作达成责任人责任险合作框架,对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保险事故,由该基金先行给付赔偿。一号专车作为一个提供租约车信息平台,具体的租车服务由租车服务供应商提供,驾驶服务则由驾驶服务供应商提供。但在这个平台上,一号专车原先就要求合作的租赁公司按座位人数投最高30万的乘客险,以及针对驾驶人最高100万的第三方责任险等。在承接一号专车订单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应由租赁服务公司或驾驶服务公司担当的伤亡赔偿责任,乘客可直接向一号专车方面发起赔偿付款申请。最高一订单赔偿付款额度可达50万元,一年不限次数。

模式二:购买座位保险。这一模式为滴滴专车所使用,也是出租车行业通常处理方式,即为汽车购买座位保险或者交通意外保险。滴滴专车旗下汽车也都按座位数购买了乘客责任险(俗称座位保险),每个座位保额为1万元。不过,除了这个之外,滴滴专车还和中国人寿合作设立了保险基金,最高赔偿付款金额为100万元,与座位保险并行赔偿付款。

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上,万一在滴滴专车的服务过程中出现事故,假如是汽车责任,则由租赁公司及汽车保险来赔偿付款;假如是驾驶员责任,则由劳务公司来赔偿付款。此外,假如超出赔偿付款范围和金额,那么100万元的保险基金就有了施展余地。另外,作为车险的主要品种,一号专车也购买了座位保险,保额为20万元。

模式三:附赠人身团险方式。这一模式就脱离了车险的范畴,险种则是以人身伤亡为赔偿付款的人身保险。据悉,这一模式为易到用车采用。当乘客每完成一次预订,车上的所有乘客即获1份价值20万元的“华夏易到安心险”。这一模式绕开了汽车座位保险,直接以人身保险的方式进行理赔,在保障额度上具有吸引眼球的优势。

不过,一号专车也为每份订单都购买了保额为50万元的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这意味着万一某位乘客乘坐一号专车发生意外,可获得最高70万元的赔偿金额;假如乘车人数为2人或2人以上时,单人保额则小于70万元。

把私家汽车当专车用?千万勿图小利

各家打车软件纷纷出台政策保障乘客安全,那么假如是车子出了事故呢?实际上专车已经属于营运性汽车,营运汽车辆也和私家汽车一样,也需要购买保险,以便在发生事故后挽回损失。值得提出的是,在购买车险和理赔时,因为营运汽车辆风险更大,因此所交纳的保费也不一样。

目前市场的现状是,因为专车市场还未有标准,有部分车辆主人为了牟利,偷偷将私家汽车交给租赁公司经营,这种情形状况下万一发生事故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不给予理赔的。例如南京中院最近审理的一起私家汽车违规出租酿交通事故的案件中,保险公司拒绝赔偿付款得到了法庭支持。

在上述案例中,南京市民韩某看准租车市场火爆,将自家一辆闲置的私家汽车交给开汽车租赁公司的朋友,由对方将车出租使用,每月可获得5000多元租金。但没想到,这辆车被租出后,上路时发生意外,将一名电动车驾驶员撞成十级伤残。依据交管部门认定,两方负事故同等责任。伤者因此要求对方赔偿六成损失,共计14万元,由于一直索要赔偿未果,伤者将韩某、租车公司及保险公司共同告上法院。

此案中,保险公司称,私家汽车保险费率比租赁汽车要低不少,韩某投保时宣称汽车只是自家使用,花较少的钱却要求保险公司担当较高风险,保险公司拒绝在商业三责险内进行赔偿付款。这一诉求得到了法庭的支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韩某变更汽车用途时并没有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汽车风险由此增加而产生的事故,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偿。

因此,再次提示各位私家车辆主人,千万不要因贪图汽车出租带来的小利,而擅自改变汽车使用性质。如果不是这样万一发生事故不仅已经交的保险费打了水漂,还要担当事故赔偿责任。

乘客误乘私家汽车,出事怎样索要赔偿?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通过打车软件叫专车,发生事故怎样理赔?一旦遇到接单的是没有营运资质的私家汽车,又该怎么办?

对此,小编了解到,主流的专车平台虽然已经在逐步完善保险机制,不过即使专车平台未提供保险,乘客是否受保险保障关键还要看该车有没有购买乘客附加险。营运类机动车和非营运类机动车的保险,在保险责任上并没有较大差异,只是费率有所不一样。因此无论出租车还是专车团队中的租赁用车,只要按座位购买了责任险,在发生意外伤亡时,乘坐者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付款。

但值得注意的是,私家汽车即使购买了乘客责任险,但假如像上述南京案例一样,挂靠在租赁公司下以营运为目的,那么乘客所遭遇的伤亡,保险公司也有权拒绝赔偿,最后只能向肇事方和租赁公司进行索要赔偿。

本文转载于羊城晚报网络文章,好律助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好律助微信公众号
好律助微信公众号二维码